1.傳統檢測方法
1.1 瓊脂平板培養法
因培養基不同,瓊脂平板法分為選擇性培養基檢測法和顯色培養基檢測法。選擇性培養基是在培養基中加入選擇性抑制劑來抑制非目標微生物生長;顯色培養基是在培養基中加入細菌特異性酶的顯色底物,以菌落顏色區分目的菌落與非目的菌落。
1.2 顯微鏡鏡檢法
將待測樣品中的微生物富集后,于油鏡下直接計數。顯微鏡鏡檢法通常與瓊脂平板培養法結合使用,通過瓊脂平板培養法對菌落進行定性分析,再用顯微鏡進行定量計數。傳統檢測方法雖然對設備要求不高,技術含量也偏低,但耗時長,人工消耗量大,一般檢測實驗室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挑選檢測方法,無需拘泥于方法選擇的形式。
1.3 微生物測試片檢測技術
一般情況下,微生物測試片由印有網格的聚丙烯薄膜和覆蓋有培養基和顯色物質的聚乙烯薄膜組成。待測樣品經過處理后可直接接種在微生物測試片上,然后放置在適宜的溫度下培養——使固定在測試片上的顯色物質與待檢微生物生長產生的特異性酶發生顯色反應,形成有顏色的菌落,通過對這些菌落進行計數便可實現檢測。測試片法菌落典型,易于判讀,且因其操作簡便、計數直觀,多數可縮短培養周期從而快速得到結果,而且人為操作環節較少商品化程度高,避免了因人為因素造成誤差較大的缺點。
2 現代檢測方法
2.1 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
目前,市場上對突發感染性或傳 染性疫情溯源及預警的需求越來越多, 傳統的分型技術因分辨能力有限,已無法滿足以上需求,因此促進了基因分型技術的產生——從分子生物水平上研究生物大分子,包括核酸結構及其組成成分?,F在已經發展起來的基因分型技術大致分為兩類,即非PCR技術和PCR的技術。最初的非PCR基因分型技術是酶切和雜交方法,需要預知基因組信息,費用巨大,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也相對較高。PCR技術的發明為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檢測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手段,如環介導等溫核算擴增。該方法近年來被食品工業用戶較多地用于致病菌快速檢測,其操作簡便、增菌時間短、擴增時效快且結果準確,但不足之處在于工業用戶對實驗室布局把控尚需改進,避免交叉污染帶來的假陽性上作改進?;蚍中图夹g不但為細菌傳播動力學提供許多重要的結論,而且為進一步研究細菌種系發生特征提供了新的途徑。
2.2 ATP生物發光法
ATP生物發光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死/活菌的ATP含量差別?;畹木?體中ATP含量恒定,而菌體死亡后,由于細胞內酶的作用,菌體中的ATP將迅速被分解,因此可以通過測定待測菌體中ATP的濃度從而計算出活菌數。與傳統微生物檢測方法相比,ATP生物發光法檢測食源性微生物儀器的開發應用也能同時發展起來,時更簡便靈敏、快速高效,并且相關例如液閃計數器、照度計等小型化的測試儀器非常便于攜帶 , 適合在現場對食品衛生進行檢測,可以說是目前檢測微生物數目最快捷的方法之一,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微生物檢驗和食品 生產環境清潔度的檢測。ATP生物發光法的缺點在于其易受到鹽分及其他化學物質、游離態等非目標的干擾,若忽略這些干擾因素,必然會使檢測結果受到影響,而且此方法不能區分微生物與非微生物ATP。近年來,基于ATP技術原理,許多儀器生產廠家提供了大量解決方案用于商業無菌檢測,經較短于傳統方法報文后,將食品基質內的ATP進行講解,釋放微生物胞內ATP,并用儀器進行檢測后,從而達到商業無菌快速檢測,為廣大乳品、飲料企業所歡迎的商業無菌快速檢測方法。
2.3 酶聯免疫技術
最初的免疫酶測定是使酶與抗體或抗原結合以檢查組織中相應的抗原或抗體的存在。經過優化發展,其逐步演變成目前應用較廣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首先用固相載體將抗原或抗體吸附,然后在載體上對免疫酶進行染色,一段時間后用肉眼或分光光度計進行結果判定分析。酶是一種極為敏感的有機催化劑,少量的酶便可催化大量的反應,其在與抗體或抗原結合的情況下仍可保持酶本身的生物活性,且不改變抗體或抗原的特性,反應后的有色產物可用肉
眼定性觀察及用酶標儀等光學儀器進行精準定量檢測。
3 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不可避免性,食品從業者應該重視食品微生物污染,并掌握精準的檢測方法選擇最適合自身需求的方法,從而快速準確的找到目標微生物,完成檢測的目的,準確掌握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情況。因此,進一步分析污染源頭,并找出最佳的合理的預防措施,方能實現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監控的目的,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