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熱大腸菌群是在 44. 5 ℃ 仍能正常生長并發 酵乳糖產酸產氣的大腸菌群,主要來自糞便,是當前 國內外環境監測部門評價水體污染程度的重要監測項目之一,具有廣泛的衛生學意義。因此,選擇 精確、快速、可靠的耐熱大腸菌群檢測方法,準確及 時地監測水體受糞便污染的狀況,對預防和控制流 行疾病的發生與傳播有科學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水樣
選取廣州市主要水源地及水源調查點采集的 51 份水樣,按照《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水樣的 采集與保存》( GB /T 5750. 2—2006) 的規定采集,并 于 0~4 ℃低溫避光保存,4 h 內進行分析。
1.2 材料和儀器
質控樣品( IDEXX) : 貨號 MIC-QC6#D0 718 M; 乳糖蛋白胨培養液( HKM) ; EC 肉湯( HKM) ; 伊紅 美藍 瓊 脂 培 養 基 ( HKM ) ; MMO-MUG 培 養 基 ( IDEXX) ; 97 孔無菌定量盤( IDEXX) ; 100 mL 無菌采樣瓶 ( IDEXX) ; 定量封口機 ( IDEXX) ,( 44. 5 ± 0. 5) ℃恒溫培養箱( BINDER) ,( 36±1) ℃ 恒溫培養 箱( BINDER) ,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 上海博迅YXQ-75SII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非醫用)) 。
1.3 方法
1.3.1 多管發酵法
參照《生 活 飲 用 水 標 準 檢 驗 方 法》( GB /T 5750. 12—2006) 中 3. 1 節。
( 1) 初發酵試驗: 取 10 mL 水樣接種到 10 mL 雙料乳糖蛋白胨培養液中,取 1 mL 水樣接種到 10 mL 單料乳糖蛋白胨培養液中,另取 1 mL 水樣注入 9 mL 生理鹽水中,混勻后吸取 1 mL 接種到 10 mL 單料 乳 糖 蛋 白 胨 培 養 液 中。 將 接 種 管 置 于 ( 36±1) ℃培養箱培養( 24±2) h,產酸和產氣的發酵 管表明試驗陽性。
( 2) 復發酵試驗: 輕微振蕩初發酵試驗陽性結 果的發酵管,用滅菌棒將培養物轉接到 EC 培養液 中,在( 44. 5±0. 5) ℃ 培養箱培養( 24±2) h。如所有 管均不產氣,則可報告為陰性; 如有產氣者,則轉種 于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 44. 5±0. 5) ℃ 培養18~ 24 h,凡平板上有典型菌落者,則證實為耐熱大腸菌 群陽性。
( 3) 計算和報告結果: 根據不同接種量發酵管 所表現陽性結果的數目,查最可能數 ( MPN) 檢索 表,報告每 100 mL 水樣中的耐熱大腸菌群最可能數 ( MPN) 值。
1.3.2 固定酶底物法
參照《水質 耐熱大腸菌群的測定 酶底物法》 ( DBJ440100 /T 276—2016) 。 ( 1) 用 100 mL 無菌稀釋瓶取 100 mL 水樣,加 入( 2. 7±0. 5) g MMO-MUG 培養基粉末,混搖均勻, 使之完全溶解,將水樣全部倒入 97 孔無菌定量盤 內,以手撫平定量盤背面以趕除孔穴內氣泡,然后用 程控 定 量 封 口 機 封 口。將 定 量 盤 放 入 ( 44. 5 ± 0. 5) ℃培養箱中培養 24 h 后進行結果判讀: 孔內水 樣變成黃色表示該孔內含有耐熱大腸菌群。如結果 為可疑陽性,可延長培養時間到 28 h,超過 28 h 后 出現的顏色反應,不作為陽性結果。 ( 2) 結果報告: 計算有黃色反應的孔穴數,對照 97 孔定量盤法不同陽性結果的 MPN 檢索表,查出 其代表的耐熱大腸菌群最可能數( MPN) 。結果以 MPN/( 100 mL) 表示,如所有孔未產生黃色,則可報告耐熱大腸菌群未檢出。
1.4 數據統計
所得數據使用 SPSS 22 進行統計分析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固定酶底物法、多管發酵法 3 次測定質控樣品的平 均 值 分 別 為 147. 5 MPN/( 100 mL ) 和 170 MPN/( 100 mL) ,相 對 平 均 偏 差 分 別 為 8. 3% 和 9. 85%,精密度良好。兩種方法檢測結果均在質控 樣品置信范圍內[48. 0~498 MPN/( 100 mL) ],接近 質控樣品標準值[180 MPN/( 100 mL) ],檢測結果 可信度良好( 表 1) 。
水體中顆粒物可為微生物生長提供附著場所, 并通過包裹作用抵御紫外線的影響,因此,耐熱大腸 菌群數量隨著濁度升高而增大。依據監測站 常規監測數據,選取低濁度( ≤3 NTU) 水樣 32 份, 分別用固定酶底物法和多管發酵法進行檢測,結果 如圖 1 所示。對數據進行相關性檢驗,結果顯示: 相 關系數 r = 0. 824,P = 0. 000,表明兩種方法檢測結果 相關性趨于一致。對數據進行配對樣本 t 檢驗,t = 0. 964,P = 0. 343,表明兩種方法檢測結果無顯著性差異,可認為固定酶底物法與多管發酵法對 低濁度水樣的檢測效果一致。選取渾濁( >3 NTU) 水樣 19 份,分別用固定酶 底物法和多管發酵法進行檢測, 對數據進行相關性檢驗,結果顯示: 相關系數 r = 0. 839,P = 0. 000,表明兩種方法結果的相關性趨于 一致。對數據進行配對樣本 t 檢驗,t = 1. 539,P = 0. 141,表明兩種方法檢測結果無顯著性差異( 表 3) ,可認為固定酶底物法與多管發酵法對渾濁水樣 的檢測效果一致。
3 討論
目前,在地表水耐熱大腸菌群檢測工作中大多 數采用多管發酵法,檢測過程存在諸多問題。
( 1) 步驟相對繁瑣復雜: 需要一系列前期準備 工作,配制培養基時試劑稱量的準確性、pH 的范圍、 高壓消毒及培養基使用溫度等諸多因素均會對最終 結果造成影響。
( 2) 檢測時間長: 在初發酵有檢出時還需經過 復發酵和伊紅美藍瓊脂平板驗證兩個過程才能得出 耐熱大腸菌群 MPN 值,培養時間至少需要 72 h,不 能對水體的衛生學狀況作出快速評價。
( 3) 準確度: 多管發酵法操作重復接菌過程中,程序越多,引入的誤差可能性越大,造成污染的幾率 也較大,結果的可靠性也就越低。
( 4) 技術操作: 多管發酵法每一樣品的發酵 管數、接種量有嚴格要求,需要對樣品進行稀釋, 稀釋過程中的搖勻是測定結果準確度的重要因 素之一,不同人員操作誤差較大,必要時還要對 可疑管進行確認試驗,需要試驗人員具備專業的 微生物知識,對試驗環境的無菌程 度 要 求 也 比 較高。
( 5) 物料成本: 所用試劑綜合成本為 10. 28 元/ 樣品,但需考慮增加的人工成本和配備蒸汽滅菌器 及建設無菌實驗室的成本。